武汉纺织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自命题大纲
作者:马玉奎
时间:2025-03-24
点击量:
武汉纺织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自命题大纲 |
考试科目代码 | 考试科目名称 | 考试大纲 | 参考书目 |
| 固体物理 | 考试范围包括指定参考书中所含盖的主要内容。固体物理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础知识和基 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1.晶体结构:晶体结构,典型晶格,晶面和晶向的指数表示,倒格子,晶体的宏观对称性, 晶体结构测定,几何结构因子和消光现象。 2.固体结合:化学键,固体结合分类、特点和规律,晶体结合能,马德隆常数。 3.晶格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质:简谐近似和简正坐标,一维单(双)原子振动,色散关系, 离子晶体振动,晶体热容的量子理论,态密度,晶格状态方程,晶格热导等。 4.固体能带理论:布洛赫定理,近自由电子近似和紧束缚法,能态密度和费米面。 5.晶体中电子在外场中的运动:准经典运动,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的能带论解释,恒定电 场和磁场下电子的运动,回旋共振,理解德哈斯-范阿尔芬效应。 6.金属电子论:自由电子气模型,电子热容和费米统计,功函数和接触电势。 7.半导体电子论 半导体的基本能带结构 ; 半导体中的杂质; 半导体电子的费米统计分布;电导和霍尔效应;非平衡载流子; PN 结。掌握半导体的基本能带结构,理解半导体中的杂质对其能带结构和宏观性质的影响,理解半导体中电子的费米统计分布规律,了解非平衡载流子的运动特点,理解电导和霍尔效应;掌握PN结的基本工作原理。 | 黄昆,韩汝琦《固体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固体物理基础 阎守胜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二版 2003 |
| 数字电路 | 数字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非常紧密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的学习方法。对逻辑代数基础、基本门电路,触发器,常见组合逻辑电路(主要有编码器、译码器、数据分配器、数据选择器、加法器、数值比较器等),常见时序逻辑电路(主要有移位寄存器、计数器、顺序脉冲发生器、序列信号发生器等)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有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技能,工程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 (1)数制与码制、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基本定理;(2)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3)门电路(含TTL门电路和CMOS门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及其正确使用;(4)译码器、数据分配器、加法器、数据选择器、数值比较器的原理及应用;(5)触发器的分类、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动作特点、特性表和特性方程描述;(6)寄存器、计数器、顺序脉冲发生器、序列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及应用;(7)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电路、多谐振荡器、555定时器的基本知识、工作原理及应用。 2、 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1)门电路的有关原理、分析、指标参数的计算等; (2)逻辑函数的公式法化简、卡诺图法化简等;(3)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4)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5)数字电路(包含脉冲发生和整形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的综合分析和设计;(6)能够运用相关的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辨别电路设计或应用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并分析原因。 |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第3版),张俊涛、陈晓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3,8. |
| 自动控制原理 | 1. 自动控制原理的一般概念 (1)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 (2) 实际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控制框图; (3)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2.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1) 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建立; (2) 传递函数定义、传递函数与微分方程的转化; (3) 系统结构图的构建及等效变换; (4) 信号流图化简、梅森公式求传递函数。 3.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 (1) 稳定性的基本概念,一阶、二阶系统的特征参数与时域性能指标,采用主导极点分析系统性能; (2) 稳定的充要条件,劳斯判据判定系统的稳定性; (3) 系统稳态误差的基本概念,静态误差系数、动态误差系数,终值定理计算稳态误差。 4. 根轨迹法 (1) 根轨迹的概念,幅值条件和幅角条件; (2) 常规根轨迹、0 o根轨迹,参量根轨迹的绘制; (3) 根轨迹分析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 5.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1) 频率特性的定义,系统的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 (2) 线性系统的对数频率特性曲线(Bode 图)和极坐标图(Nyquist图)的绘制; (3) 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判定系统的稳定性,Bode 图判定系统的稳定性; (4) 稳定裕度的概念和计算。 6. 控制系统的校正 (1) 校正的基本概念、方法; (2) PID 控制的基本原理; (3) 根据时域性能指标,采用频率校正法确定串联超前校正、迟后校正装置参数。 | 《自动控制理论(第5版)》,夏德钤,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 |